• 深圳龙岗区南湾街道平吉大道66号康利城1栋9层

客户看展像 “逛菜市场”?干细胞科普馆 3 个 “勾魂” 设计让他们乖乖听课|干细胞展厅设计|干细胞科普馆|多肽展厅设计|企业展厅设计
作者:干细胞展厅|神马文化  |  时间:2025-08-26 08:56:22

“刚讲解到干细胞分化,转头发现观众已经走到出口了”—— 这是很多干细胞科普馆工作人员的共同烦恼。科普馆的核心使命是传递知识,但参观者往往像 “逛菜市场” 一样匆匆掠过,玻璃展柜、文字展板根本留不住脚步。如何让观众从 “被动路过” 变为 “主动停留”,甚至 “追着学知识”?神马文化在干细胞科普馆设计中,用 3 个 “勾魂” 设计破解了这一痛点:用游戏化思维制造探索欲,用故事化表达降低接受门槛,用互动化装置延长参与时间。这些设计看似简单,却精准抓住了 “注意力稀缺时代” 的认知规律,更通过巧妙的施工布局,在有限空间里实现了 “小而精” 的吸引力。

新版插图.gif

一、“干细胞盲盒”:用 “寻宝游戏” 勾住探索欲,让观众主动 “找知识”

成年人逛展爱走马观花,孩子更是坐不住 —— 但 “未知奖励” 总能激发人的探索欲。神马文化在某干细胞科普馆入口处设计的 “干细胞盲盒”,就像一根 “引线”,把观众的脚步牢牢牵住。

盲盒机里装着 30 种不同的 “细胞卡”:正面是卡通化的细胞形象(如神经细胞画成戴帽子的 “邮递员”,红细胞画成红色 “小火车”),背面印着半句谜语(如 “我有长长的‘电线’,能传递大脑的命令 —— 打一种细胞”)。观众抽中卡片后,需要在展厅内找到对应的 “细胞知识站”,答对谜语、听完讲解,才能兑换干细胞造型的徽章或书签。

为了让 “寻宝” 路线更合理,我们在设计时就规划了 “环形探索路径”:30 个知识站均匀分布在参观路线上,每个站点对应 1-2 种细胞。比如抽中 “神经细胞” 盲盒的观众,会在 “神经系统展区” 找到答案;抽中 “心肌细胞” 的,则要到 “器官修复区” 解锁知识。施工时,知识站采用 “嵌入式设计”:有的藏在展柜侧面的小翻板里,有的做成可旋转的圆柱展架,既不占用额外空间,又增加了 “发现” 的惊喜感。

一位带孩子参观的妈妈说:“以前带他看展,5 分钟就喊着要走。现在为了找盲盒答案,自己主动问讲解员‘这个细胞是干什么的’,逛了快 1 小时还意犹未尽。” 这种 “游戏化学习” 的设计,让知识传递从 “灌输” 变成了 “寻宝”,观众自然愿意放慢脚步。

3ce937174df3db59da4520d6c7c1817.png

二、“细胞小剧场”:用玩偶演绎科学故事,让知识像 “连续剧” 一样上头

“干细胞如何修复受损器官?”—— 这类抽象的科学原理,用文字讲解再生动,也不如一个小故事来得吸引人。神马文化设计的 “细胞小剧场”,用玩偶表演把复杂知识变成 “迷你连续剧”,让观众像追剧一样舍不得走。

小剧场设在展厅中部的 “微缩舞台” 上,面积仅 2 平方米,却成了最受欢迎的 “停留点”。每天定时上演 3 场 “干细胞的奇妙冒险”:用毛绒玩偶扮演 “干细胞小白”“受损心肌细胞”“免疫细胞卫士”,通过简单的对话和动作,演绎干细胞如何 “接到求救信号”“变身成心肌细胞”“和免疫细胞合作修复伤口”。剧情里藏着知识点:比如小白变身时,旁白会说 “干细胞就像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,能变成身体需要的各种细胞”;修复完成后,会弹出字幕 “成年人的心脏里也有少量干细胞,它们在默默守护心脏健康”。

为了让小剧场不占用过多空间,施工团队采用 “折叠式舞台” 设计:平时舞台收起,与墙面齐平,只露出 “细胞小剧场” 的卡通标识;表演时,工作人员按下按钮,舞台缓缓展开,背景幕布自动降下,玩偶通过隐藏在后台的磁吸装置 “动起来”,操作简单又省空间。我们还在舞台周围摆放了 10 个矮凳,方便观众坐下来观看,无形中延长了停留时间。有位老人连续看了两场,说:“以前听孙子讲干细胞,总觉得听不懂,看了这个小剧场,一下子就明白了 —— 原来干细胞这么能干!”

7778b21fe62997bc51b9f79484371c3.jpg

三、“细胞拼图接力赛”:用合作互动制造 “参与惯性”,让观众 “越玩越想玩”

单人互动容易半途而废,但多人合作的游戏总能让人坚持到最后。神马文化设计的 “细胞拼图接力赛”,通过 “分组合作 + 即时奖励” 的模式,让观众在互动中自然吸收知识,还能带动同伴一起停留。

这个互动装置是一块 3 米长的电子拼图屏,展示的是 “人体细胞家族图谱”,需要 6 人同时操作才能完成。观众扫码组队后,每人会分到一块 “细胞拼图”,屏幕上会显示该细胞的功能提示(如 “我能携带氧气,找找我的位置”)。大家需要根据提示找到拼图的正确位置,拼对时会弹出该细胞的趣味知识(如 “红细胞的寿命约 120 天,每天都有新的红细胞诞生”);全部拼完后,屏幕会播放 “细胞家族大合唱” 动画,庆祝合作成功,参与者能获得 “细胞守护者” 电子证书。

施工时,我们把电子屏嵌入墙面,只突出 5 厘米,节省空间的同时保证操作舒适度;屏幕下方设置了 6 个感应区,支持多人同时触摸,避免争抢。为了鼓励观众参与,我们还安排了 “拼图引导员”,主动邀请独行的参观者组队,讲解游戏规则。数据显示,参与过拼图赛的观众,在后续展区的平均停留时间比其他观众长 47%—— 因为 “合作互动” 让他们产生了 “参与惯性”,更愿意继续探索展厅。

32d31268d4ec390e2b7b76d84a45146.png

巧思背后:小空间里的 “注意力经济学”

这些 “勾魂” 设计的成功,不仅在于创意,更在于施工时对 “空间效率” 的精准把控。神马文化的施工团队有个原则:“所有吸引装置,都不能让观众觉得‘占地方’或‘绕路’”。

比如 “干细胞盲盒” 机,我们将其与入口检票处结合,观众取票时顺手就能抽盲盒,不增加额外动线;“细胞小剧场” 的矮凳采用折叠式,表演结束后可收起,不影响通道通行;“拼图接力赛” 的电子屏选择弧形设计,既符合人体工学,又能自然引导人流绕行,避免拥堵。这些细节让 “勾魂” 设计与展厅空间融为一体,既发挥了吸引力,又不显得刻意或杂乱。

干细胞科普馆的核心难题,从来不是 “知识太少”,而是 “观众注意力太散”。神马文化的 3 个 “勾魂” 设计,本质上是用 “游戏化、故事化、互动化” 的方式,重新分配观众的注意力资源 —— 让他们从 “被动接收” 变为 “主动投入”,从 “匆匆路过” 变为 “深度参与”。

当观众为了盲盒答案认真听讲解,为了看完小剧场剧情耐心等待,为了完成拼图主动学习细胞知识时,科普馆的教育价值也就自然实现了。神马文化愿继续探索这种 “注意力设计”,让干细胞科普馆不再是 “冷清的知识仓库”,而是 “热闹的学习乐园”—— 毕竟,能让人笑着、玩着、主动学进去的科普,才是最有效的科普。

时光长廊.jpg

神马文化干细胞展厅科普馆设计案例:

北科生物生命科学体验中心

银丰生物集团生命奇点展厅

华夏源常熟细胞展厅

宝鸡市渭滨区生命科技馆

广西茵冠生命科学馆

赛恩福细胞科普展厅

安可瑞细胞科普馆

神马文化相关荣誉资质:

展览展示室内外装修设计施工一体化资质一级

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专业承包二级

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专项乙级

安全生产许可证

国家高新技术企业

中国多媒体工程系统集成壹级



欢迎咨询 ,合作共赢 !

固定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