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深圳龙岗区南湾街道平吉大道66号康利城1栋9层

客户看展 “脸盲” 记不住?生物多肽展厅 “贴标签” 设计,想忘都难|干细胞展厅|干细胞科普馆设计|生物医疗展厅设计|大健康企业展厅
作者:干细胞展厅|神马文化  |  时间:2025-09-12 10:08:30

“刚看完 3 款多肽产品,转头就分不清谁是谁了 —— 这个能抗衰,那个能修复,好像都差不多?” 这是生物多肽展厅最常遇到的 “记忆困境”。客户在短时间内接收大量专业信息,产品特性、技术参数、应用场景如同 “乱码” 涌入大脑,离开时往往只剩 “好像挺厉害” 的模糊印象,更别说记住具体卖点了。这种 “脸盲” 式看展,让展厅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。神马文化在为某生物多肽企业设计展厅时,用 “贴标签” 设计破解了这一难题:给每个展项、每款产品贴上形象生动的 “记忆标签”,搭配可带走的标签贴纸和互动收集墙,让客户看完就能记住,甚至主动分享,让品牌信息从 “看过就忘” 变成 “想忘都难”。

新版插图+电话.gif

一、“记忆标签” 的魔法:把专业术语变成 “脱口而出的比喻”

生物多肽的技术特性往往抽象难懂 ——“透皮吸收率 92%”“促进胶原蛋白合成”“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”…… 这些专业表述对非行业客户来说,就像听天书。神马文化设计的 “记忆标签”,本质是给这些技术 “起个好记的名字”,用生活化的比喻搭建 “专业与大众” 的翻译桥梁。

在 “抗衰老多肽展区”,我们给核心产品贴上 “肌肤小熨斗” 的标签:展柜旁的灯箱上,左边是褶皱的布料被熨斗熨平的画面,右边是使用多肽前后的肌肤对比图,中间用箭头连接,标注 “就像熨斗抚平褶皱,这款多肽能让细纹变浅、肌肤变光滑”。产品介绍牌上,除了常规参数,还印着标签的 “解读”:“小熨斗的‘热度’= 多肽的活性,‘熨头宽度’= 作用范围(能覆盖真皮层 80% 区域)”。客户看完后笑着说:“以后看到‘小熨斗’,我就知道这是能抗皱的多肽,比记型号好太多了。”

设计团队给每个标签都设定了 “三个标准”:必须关联产品核心功能(如 “小熨斗” 对应抗衰,“创可贴” 对应修复),必须有生活化的视觉符号(熨斗、创可贴等具象物品),必须能一句话说清(避免复杂解释)。最终筛选出 “水分磁石”(保湿多肽)、“痘痘灭火器”(控油抗菌多肽)、“胶原建筑师”(促进胶原生成的多肽)等 8 个标签,每个都让人过目难忘。

图片7.png

二、“标签收集墙”:让记忆从 “看过” 变成 “带走”

“看过的标签会忘,但带走的贴纸能记住。” 神马文化在展厅中心设计的 “标签收集墙”,让客户在互动中加深记忆,还能把 “标签” 变成可传播的载体。

这面 8 米长的展示墙,用浅灰色的亚麻布做底色,上面整齐排列着 8 个透明收纳盒,每个盒子里装着对应标签的贴纸(如 “肌肤小熨斗” 贴纸是熨斗造型,上面印着产品简笔画和核心卖点)。客户参观时,工作人员会发放一张 “标签收集卡”,卡上有 8 个空白格,每个格子对应一个展区。当客户在某展区理解了标签含义后,可领取一枚对应贴纸,贴在收集卡上。

图片9.jpg

收集卡的设计暗藏巧思:背面印着 “标签小测验”(如 “‘水分磁石’能帮皮肤做什么?A. 抗皱 B. 保湿 C. 祛痘”),答对可到服务台兑换小礼品;角落留了 “分享区”,客户可写下 “我最喜欢的标签及理由”,优秀留言会被贴在收集墙的 “心声区”。一位女性客户在留言中写道:“‘痘痘灭火器’太形象了!我要把贴纸贴在化妆镜上,提醒自己用它救急。”

收集墙不仅是记忆载体,更是 “二次传播” 的起点。很多客户会拍下贴满贴纸的收集卡发朋友圈,配文 “在生物多肽展厅收集到的‘肌肤神器’,你认识几个?”;带孩子来的家长,会让孩子选喜欢的贴纸贴在书包上,无形中成为品牌的 “移动宣传员”。展厅运营数据显示,接触过标签收集墙的客户,3 天后仍能准确回忆起 2 个以上标签及对应产品的比例,比普通客户高 60%。

图片14.jpg

三、从 “记住标签” 到 “记住品牌”:让标签成为品牌的 “记忆锚点”

“贴标签” 的终极目标,是让客户看到标签就想起品牌。神马文化在设计中,让标签与企业形象深度绑定,形成 “标签 — 产品 — 品牌” 的联想链条。

所有标签的视觉符号都融入了企业 LOGO 元素:“小熨斗” 的手柄印着品牌首字母,“创可贴” 的边缘用品牌主色调(淡紫色)勾勒,“水分磁石” 的磁力线图案与企业 LOGO 的线条呼应。这种 “隐形植入” 让客户在记住标签的同时,潜移默化地接受品牌信息。

在 “标签故事区”,我们展示了每个标签的 “诞生过程”:比如 “胶原建筑师” 的标签,源于企业科研人员的一句话 ——“多肽促进胶原生成的过程,就像建筑师盖房子,一步步把‘胶原大厦’搭起来”。这段故事让标签更有温度,也传递了 “企业注重技术通俗化” 的形象。

某经销商在洽谈时说:“你们的‘肌肤小熨斗’给我印象太深了,我店里的顾客就需要这样好记又好用的产品 —— 一想到抗衰多肽,我就想起你们的‘小熨斗’和品牌名。” 这种 “标签 = 产品 = 品牌” 的强关联,正是 “贴标签” 设计的核心价值。

图片14.png

四、施工细节:让标签既有质感又耐用,兼顾趣味与专业

“标签” 和 “收集墙” 的施工,既要保证视觉吸引力,又要体现生物多肽企业的专业感,避免流于廉价的 “贴纸游戏”。神马文化的施工团队从材料选择到工艺处理,都做了细致安排。

标签贴纸:耐用又精致

贴纸采用 “防水哑光铜版纸” 制作,厚度达 0.3mm,不易撕破;表面做了 “防刮膜” 处理,即使反复粘贴也不会起翘、掉色;边角做了圆角切割,避免划伤手。“肌肤小熨斗” 等造型贴纸,边缘做了 “烫金描边”,提升质感;文字部分用 UV 工艺突出,确保清晰易读。

微信图片_20250326181503.jpg

收集墙:简约有格调

展示墙的亚麻布选用高密度材质,避免贴纸残留胶痕;透明收纳盒是亚克力材质,搭配金属边框,与浅灰色墙面形成 “软质 + 硬质” 的质感对比,既温馨又不失专业。收纳盒的高度控制在 1.2 米(儿童可轻松取用)到 1.6 米(成人无需弯腰)之间,方便不同身高的客户使用。

标签展项:视觉统一

每个展区的标签视觉符号(如熨斗、创可贴模型),都采用 “金属 + 亚克力” 的组合材质:金属框架保证立体感,亚克力部分做半透明处理,搭配内置灯光,让符号在展厅中更醒目。符号下方的说明牌,用与企业 VI 一致的字体和配色,确保整体风格统一。

施工时,团队还特意在收集墙旁设置了 “补纸区”,工作人员可随时补充贴纸,避免客户想要却拿不到的情况;地面摆放了 2 个造型可爱的垃圾桶,方便客户丢弃废弃贴纸或包装,保持环境整洁。

微信图片_20250326181445.jpg

五、“贴标签” 的本质:用 “简化思维” 破解记忆难题

客户看展 “脸盲”,根源不是记忆力差,而是信息太复杂、太零散。神马文化的 “贴标签” 设计,本质是用 “简化思维” 帮客户梳理信息 —— 抓住核心功能,剥离冗余细节,用最直观的方式在客户大脑中 “打桩”,让每个产品都有一个 “记忆锚点”。

这种设计特别适合生物多肽这类技术密集型产品:当客户面对数十种多肽成分、上百项技术参数时,标签就像 “信息过滤器”,帮他们快速抓住 “这个产品能解决我的什么问题”,而不是陷入 “为什么能解决” 的技术细节中。

从 “肌肤小熨斗” 到 “标签收集墙”,这些设计都在回答一个问题:“如何让客户在离开展厅后,还能想起你?” 神马文化愿继续探索这种 “记忆设计”,让更多生物多肽企业的产品,从 “客户看过就忘的路人” 变成 “印象深刻的朋友”—— 毕竟,能被记住的产品,才有可能被选择;能让客户 “想忘都难” 的展厅,才是真正有传播力的品牌阵地。

神马文化展厅设计.gif

神马文化干细胞展厅科普馆设计案例:

北科生物生命科学体验中心

银丰生物集团生命奇点展厅

华夏源常熟细胞展厅

宝鸡市渭滨区生命科技馆

广西茵冠生命科学馆

赛恩福细胞科普展厅

安可瑞细胞科普馆

神马文化相关荣誉资质:

展览展示室内外装修设计施工一体化资质一级

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专业承包二级

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专项乙级

安全生产许可证

国家高新技术企业

中国多媒体工程系统集成壹级



欢迎咨询 ,合作共赢 !

固定图片